- A+
一年四季屬于紅木行業的季節應該是秋季,每年此時各區域皆有大型盛事舉辦。
比如剛結束的“第七屆中國(仙游)紅木家具精品博覽會”以及十月底謝幕的 “第十四屆中國(樂從)紅木家具藝術博覽會”。
可喜的是“兩木”在這兩個大型博覽會上皆有收獲。繼創始人林銳群先生在家鄉榮獲“十佳仙作工匠新星”稱號之后,“兩木”又收到佛山傳來的佳訊——林銳群先生作品“朱漆馬蹄腿條桌”榮獲“第十四屆(樂從)紅木家具藝術博覽會 紅木區 特別藝術獎”。
“兩木”朱漆馬蹄條桌于2017年正式出品。自面世之日她便因用料實誠、造型高挑清雅、走線明快流暢、整器光素無飾等優點被廣大紅木家具藏家及紅木家具愛好者認可、喜歡。
人們更無法拒絕她身上因以朱漆為飾而散發出來的傳統文化底蘊,及在簡潔之中透著的那一股莊重。這樣的紅,是熱情,也是敬畏。
談起大漆,時光也許要回溯至七千年前。那時的生存環境放眼過去是一片綠,本著好奇以及生存本能,祖先們將每一類樹種都“研究”了一遍過去。
當時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有一把刀砍在了漆樹上,從此以后一扇新的大門就這樣為人類敞開了。
也是自大漆被發現之日,人類的創造力跟著提升了好幾個Level 。因為祖先們在實踐中發現大漆真是好東西。它健康、環保,還耐磨、耐腐、耐酸等等各種耐,并且絕水又富有光澤,簡直集美、實用、可保存收藏等所有優點于一身。
于是大漆就這樣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到生活中。它不僅可用來畫畫,還適用于制作一切生活器物,讓原本平凡無奇的器具變得更為藝術。
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主任張榮女士對漆器情有獨鐘,她曾說過:“假如玉器代表中國人的高雅非凡,瓷器象征中國文化的精髓,那么漆器就是當仁不讓的古代奢侈品!
歷史典籍中亦有記載:“漆之為用也,始于書竹簡。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
由此也印證了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國家?v觀歷史長河,每一時期留下的漆器精品比比皆是,令后人膜拜瞻仰。
剔彩山水人物琮式盒(清)
朱漆馬蹄腿條桌是林銳群始終走在復蘇、發揚中國傳統手工藝這條路上的實踐作品,對漆器的偏愛亦是家鄉生活文化對他的深層影響。
在工業與科技還未深層影響到仙游這座小城時,漆器一直是本地的重要生活器物。
經濟條件稍好的人家都以置辦以漆為飾的家具為榮,比如以漆畫為飾的眠床、朱漆八仙桌、透雕描金臉盆架等等。平日也常見人家請老師傅上門為家具上漆,鄉間小道上常飄著漆香。
而每到傳統佳節祭拜之日,莆仙人家所用禮器也多有上漆。最常見的要屬“擔盤”及桌上的“果饌盤盒”,它們基本以漆為外飾,且家家戶戶可見。
果饌盤盒
漫長歷史所沉淀下來的深厚文化以及傳統中式生活賜予了漆器非凡的內涵,為她平添美、文化、藝術與禮等諸多色彩。
生活因此也因為有了漆器而變得更為莊重,更有儀式感。兩木的朱漆馬蹄腿條桌因此而生,另有工筆大漆彩繪承隱盤與描金萬富紋扶手椅亦是如此。
承盤在中國文人心目中,代表志同道合的文人思想,是承載對生活信仰的儀式行為。此套承盤有7件,形狀尺寸各異,風格從紛繁到自然各有奇妙。這使得承盤更誘人,各有風情。
但也因為有這樣的用心,使得這套承盤不僅擁有古樸質感,更被大漆彩繪喚醒了歲月的聲色。
此椅為經典清式座椅代表,以傳統描金技藝與家具相結合,衍生出極具視覺感和體驗感的華貴座椅。
“古人早有錯以瑤英,鏤以金華,或以物為本,著之華章,不同技藝彼此攝持曲和奏雅,相互間的美妙反應是傳統文化給予當代藝術自信的表達!痹撘慰蔀榈湫。
選擇一件漆器
讓生活更生活